治疗方法:
(1)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加入5%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,每日1次,疗程14天。
(2)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,患者禁食12 小时,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 ml置于专用的抗凝试管内,2 小时内检测,仪器使用全自动血流表观黏度快测仪LG-R-80A型,在37 ℃恒温条件下,由专人操作,仪器每周校标一次,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。
检查指标包括:全血黏度高切、全血黏度中切、全血黏度低切、血浆黏度、红细胞聚集指数、红细胞变形指数。
银杏达莫注射液为复方制剂,5 ml/支含银杏总黄酮4.5~5.5 mg,双嘧达莫1.8~2.2 mg,其中银杏总黄酮具有扩张冠脉血管、脑血管,改善脑供血产生的症状和记忆功能。双嘧达莫抑制血小板聚集,高浓度(50 μg/ml)可抑制血小板释放。
作用机制可能为:(1)抑制血小板、上皮细胞和红细胞摄取腺苷,治疗浓度(0.5~1.9 μg/dl)时该抑制作用成剂量依赖性。
局部腺苷浓度增高,作用于血小板的A2受体,刺激腺苷酸环化酶,使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(CAMP)增多。通过这一途径,血小板活化因子(PAF)、胶原和二磷酸腺苷(ADP)等刺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受到抑制。
(2)抑制各种组织中的磷酸二酯酶(PDE)。治疗浓度抑制环磷酸鸟苷磷酸二酯酶(CGMP-PDE),对CAMP-PDE的抑制作用弱,因而强化内皮舒张因子(EDRF)引起的CGMP浓度增高。
(3)抑制血栓烷素A2(TXA2)形成,TXA2是血小板活性的强力激动剂。
(4)增强内源性PGI2的作用。临床研究报道银杏叶制剂(主要成为为总黄酮醇苷及银杏内酯)能改善微循环、抗自由基、抗血小板活化因子、稳定生物膜、改善细胞代谢及提高机体免疫力,对脑血管病疗效好。